北京茉莉盆花價量齊跌
來源:伊甸園官網 更新時間:2016-08-02 瀏覽次數:2643
近日,記者在北京四環花木中心了解到,應季茉莉盆花銷售放緩,小盆徑產品單盆價格同比下降2元,中大盆徑產品單盆價格同比下滑5元。與單瓣茉莉相比,重瓣茉莉在價格和銷量方面表現相對較好。

“去年旺季一天賣3車,今年一天1車,現在每天只能賣幾百盆,零售每天不到50盆。”北京何氏花卉養殖基地員工陳誠志說。市場上,小盆徑重瓣茉莉單盆賣10元,冠幅40厘米至50厘米的產品單盆賣40元左右,現在大部分采購商來自河北、天津和北京周邊花店,因此大單少、小單多,銷售勢頭趕不上去年同期;租擺銷量不大,但相對穩定。流動花車出沒于社區和街頭,采購也比較頻繁,但受制于場地和資金,一般單次上貨量很少,單一品種不會超過5盆。再加上今年銷售商戶較多,僅四環花木中心A廳和B廳銷售茉莉的商戶就超過10家,因此單個商家的銷量受到影響。
“價格不好量也沒走起來,今年效益不行。”北京茉莉種植戶游達云說,他的種植基地在大興,周邊還有兩三個種植戶,一般基地面積為3畝到5畝。“一畝地種小苗能種3萬株,大苗只能種3000株,別看量上差得多,但大苗價格高,而且省工,我的5畝地基本都種大苗,不過現在價格年年下滑,掙不著錢了。”游達云說。所謂的小苗一般是指扦插苗,獨桿、植株較小,在控苗、修剪、除草等方面費工;大苗是從廣西、福建等地收購的茉莉老樁,一般已經生長5年以上,有些是為制作茉莉花茶采花用的植株,產花量下降后被淘汰。
“現在收茉莉老樁價格也在上漲,每株價格上漲一兩元。”通州茉莉種植者李曉亮說。他在廣西、云南和通州各有一個10畝的種植基地,4月先從廣西和云南的基地調貨到北京銷售,而本地產品一般5月初開始上市,這個時間差可以保證前期獲利較高。“我的貨一般都是從4月中旬賣到6月中旬就全賣完,今年到現在還有10%左右的剩貨,關鍵是價格不好。”李曉亮也對今年茉莉的價格不太滿意。
現在北京本地的茉莉都是農戶種植,基地三五畝居多,10畝就算大戶,生產地集中在房山、大興、通州等地,總共20多家。本地貨和外地貨的區別一目了然,本地貨都是重瓣花,而單瓣茉莉一般是外地貨。“單盆價格從去年的8元掉到今年的6元,去年到現在賣了50多車,今年只賣了30多車,生意不好做。”來自遼寧大連的茉莉銷售者王哲也覺得利少干著“沒勁”。
茉莉是應季花卉,通常農戶都是從四五月開始到市場短租攤位,一個40多平方米的攤位每月租金要1萬多元。“今年就想著把費用掙出來,掙不著錢明年就不想種茉莉了。”李曉亮說。
